第三十四篇 學習「職事」在啟示裡得著啟示,忠心於啟示
(本篇信息未經講者校閱,僅供追求用) 在啟示裡得著啟示 使徒們所傳輸給我們的真理就是一個啟示,這啟示是神先啟示給使徒們,使徒們再在啟示裡將這些啟示傳輸給我們。 使徒們得著啟示後,又在神的啟示裡傳輸給我們,為的是叫我們在這傳輸裡來得著啟示。但是,當我們來聽李弟兄的傳講真理時,有的人就得著了啟示,有的人卻只得著了口號。那從啟示來接受信息的人,他就得著了靈和生命,不僅有享受,也能實化在經歷裡;而那從道理不從啟示來接受信息的人,他僅僅得著了口號,信息對他來說,都成了教導,都道理化了。 弟兄們,喊口號不是路,更不是使徒們的負擔。你們終究要知道,口號經不起喊,喊久了,就膩了,就厭倦了,然後就等下一次的信息,盼望再在李弟兄的信息裡去找到新的口號。同樣的特會和訓練,有的人是在信息裡得著靈和生命,是啟示加上啟示;有的人是在信息裡找到新的名詞、新的發表,就以新的口號取代舊的口號。如果啟示在我們身上變成口號了,那我們就真是暴殄天物 ── 我們是把屬靈的變成屬物質的,把實際的變成說法,把真理變作道理,把啟示變作知識了 ── 我們這樣作是得罪主,也虧欠前面弟兄。我們要感謝主,主的僕人們在主面前,是啟示加上啟示,而且他們是在啟示裡把這些啟示傳輸給了我們,我們也要在這傳輸裡得著啟示。 忠心於啟示並得著進一步的啟示 我們每一次在神聖經綸裡的啟示和看見,都是為著預備我們能有更進一步的啟示和看見,若是我們只停留在昨日的看見和啟示裡,那個啟示就要成為道理。 忠心於現有的啟示 如何得著更進一步的啟示和看見?當主給了你一個啟示,你也能忠心的活在裡面,你就有可能看見更高的啟示。但是,倘若主給了你一個啟示,就放一邊;或者你看見了,也摸著了,但是很快的你的心又被別的事物佔有了,這個啟示在你裡面就很難是啟示了,就成為你所明白的道理。 全時間者較能忠心於所得的啟示 人的存在是在時間裡的,人的時間也是有限的。譬如說,上一週我去加州參加聚會,對克里夫蘭來說,我就不存在了,我是在時間裡,我的時間花在那個地方,我就不能花在這個地方。所以你不要小看全時間服事主這件事;一個人若不是全時間者,我看他很難對他的啟示忠心。當然,全時間並不等於忠心,但是不全時間,就容易有別的事務纏身,很難對所看見的忠心。 在健康的情形裡,你全時間的年日和你啟示的加增絕對成正比。例如,克里夫蘭教會裡有一個弟兄,不僅聰明,而且在主面前的職分也很明顯,他曾全時間兩年。現在他是作律師的,作得不錯,而且對主的教會非常有幫助,好多相關文件都是他在處理。在人看來,他對主的教會很有幫助,但你若問我,是全時間好,還是作律師好?我還是要回答說,我寧可他不跟人打官司而來全時間服事主。一個人在社會上要有成就也許很容易,但是要在主面前有職分就不那麼簡單,因為這一個人需要有一種非常純真的情形,沒有那一個純真的情形,他在主面前的職分是出不來的。同樣服事主,全時間與不全時間,絕對是不一樣的;那位弟兄若是全時間服事主,我相信他在主手中會更有用。 我再回來說,我不是要你們都全時間。但是從開頭我就得把跟隨主的路到底是怎麼走的,清楚的告訴你們。你要知道,人的時間是有限的,人也只有這麼一個心;外面的人是活在時間裡,裡面的人是活在這個心裡。今天你即使上一個最不需要腦力、最不被消耗的班,似乎是個最適合服事主的工作,但我還要說,你這個人還是被消耗了。你要知道,只要有人,就有人際關係;只要有人,就有利害得失,這些都在消秏你這個人;你這個人一旦被消秏了,怎麼還能對所得的啟示忠心? 什麼是忠心?這個忠心,一個是在你的心裡,一個是在你的時間裡。若是主所給你看見的能佔有你的心,你這個人就忠心了;若是只佔有一半,就是忠心一半。大多數弟兄姊妹都是主給他看見之後,就等下一次再看見;既沒有持守,也沒有規範,更不要說佔有了。 保守心,保守時間 那麼,你要怎樣學習忠心呢?一個是保守你的心,一個是保守你的時間,不要讓不需要的事物攪擾你。 一個健康的心,就是不讓主以外的事物佔據你。你知道為什麼你會被觸犯?因為你的心被不該佔據的佔據了。但你若學習轉向主,你就會看不見別人對你的觸犯,也就是說,你沒有被這個觸犯來佔據你的心。如果有一天,主憐憫你們,給你一個好配偶,你也不可以被你的配偶佔有;但是,這並不是叫你不作妻子,不作丈夫。有一件事很特別,就是愛主和愛配偶、愛兒女是不衝突的。一個人越讓主佔有,就越能順服自己的丈夫,越能愛自己的妻子,也越能愛自己的兒女。你要這樣的保守你的心。你也要珍惜你的時間,要告訴主,說:「主啊,我只有這麼多時間,我的時間一定要蒙你的憐憫,投資在你的身上。」 這些話是很嚴肅的。你跟隨主,到底主能不能使用你,或者你能不能成為主的祝福,把主的恢復再帶往前去,那就看你能否在靈裡忠心於你所看見的。不要說你沒有看見,我相信藉著這次的追求,主讓你看見了。你已經看見了,現在的問題是,你能不能忠心於你所看見的?你能忠心,主就能用你。你要向主說:「主啊,憐憫我,我要保守我的心;求你讓我這一生無論怎樣過活,你總讓我的心向著你是絕對的,也是乾淨的。也求主保守我的時間,不浪費,不用在任何不需要或不必要的事上。」 認真說,你們在座的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成為全時間的。你們中間有的是作學生的,應該回去作學生;有的是作家庭主婦的,應該回去作家庭主婦;有的是帶職業的,也很清楚主要他再帶職業,就應該回去帶職業。這都是健康的。但是有一點,無論怎樣,你要保守你的心和你的時間。因為只有這樣,你才能對主所給你看見的忠心。 所看見的要成為我們活在地上的意義和目的 你怎麼來操練忠心呢?你要讓你所看見的成為你活在地上的意義和目的;也就是說,無論主給你看見多少,主所給你看見的那一點,叫你今天在地上能活出與神一致的心情、心態、心志、經營、和成長,你活在地上的意義和目的完完全全和你所看見的是一致的。 譬如,有的人一得救,他的人生就完全改變了 ── 原來他是以財富、名聲、地位來顯耀他自己,現在他認識他是神所造的器皿,為著盛裝神並彰顯神 ── 那個改變,就是他的看見成了他活在地上的意義了。若是他不僅有這樣的看見,也不斷的追求,主就會給他看見得越多。那時,不僅他人生的意義改變了,他 與神一致 與神一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。一面來說,神是無所不知、無所不在、無所不能的,祂是絕對的安息。但是另一面來說,神卻又是著急的:神著急你不懂祂的心情,神著急你不懂祂的教會、祂的見證,神著急你不懂基督的身體在每一個地方教會上的顯出,神著急你不懂基督與教會,神著急你沒有和祂一樣的想法,神著急你沒有祂那樣的心情,神著急你因著沒有祂那樣的想法和心情,以至你的人生就沒有和祂一致的打算。 弟兄們,你如果沒有神的思想、心情、和打算,你和神永遠配不起來,你也永遠不會向神絕對的忠心。你可以愛神,你可以奉獻,你可以跟隨主,甚至你可以作許多屬靈的事,但你這一個人還不是一個讓神得著的人,還不是一個與神一致的人。 今天,我們若盼望我們所看見的真理能藉著我們更往前,那我們就要對所看見的真理忠心。這不簡單。講道好講,真正跟隨主就沒有這麼容易。當你有了一個看見,這個看見,能不能叫你進到神的心情裡?能不能叫你進到神的心態裡?能不能叫你進到神的心志裡?你能不能向神說「神啊,你要的是什麼?神啊,你想的是什麼?你所想的,我也想;你所要的,我也要;你所愛的,我也愛;你願意得著的,我也願意得著」?只有到這一個時候,你才是一個真正奉獻的人,你才是一個真正讓神得著的人,你才是一個與神一致的人。 忠心、勞苦,照著神的律來經營、成長 若是我們的看見不能成為我們活在地上的意義和目的,而我們卻盼望主能藉著我們更往前去,那是絕對不可能的。就是我們禱告了,甚至禁食了,神也不可能聽的。因為神是活在祂的律裡;無論神作什麼,祂都有祂的律。 神是活在律裡而不是活在神蹟裡。什麼叫作神蹟?神蹟就是超過律。譬如說,我三、五天不吃飯,體重還增加,這就是神蹟。什麼叫作律?就是我不能不吃飯,否則我就得打點滴了。我們常常盼望神蹟:盼望有一天主用我們,我們能怎樣服事主教會,我們能怎麼興起教會,我們能怎麼使主的見證遍滿地面。但是你這個人在那兒呢?你還在世界裡投資賺錢呢!你看這不是作夢嗎?這不是盼望神蹟嗎? 神今天不要神蹟,神今天要律。「流淚撒種的,必歡呼收割」(詩一二六5),這就是律;履行這個律,這就是你的忠心了。因此,今天你要活在這個律裡,好好把自己擺出來,擺在主面前,讓主得著你這個人,你自然就會有一種成長,自然就會長出一種功用。這個功用也許在各人身上不一樣,但它必定是一個供應生命、建造教會、祝福教會的功用。你若要成為這樣的一個人,你就得履行那個律,就是對你所看見的忠心、勞苦。這並不是鼓勵你「靠行為稱義」,或「作工得工價」;不,這樣的教導是幫助你活在主祝福的原則裡,活在主祝福的律裡。 你不僅要對你所看見的忠心,你也要讓你所看見的成為你人生的意義和目的。你要告訴主,說:「我活在地上的意義和目的,是和神一樣;我人生的意義,就是神存在的意義;我人生的目的,就是神永遠的目的。」在這個時候,無論是在心情、心志、心思上,你和神是一致的,你要在這樣的一致裡,來經營、來勞苦、來服事、來成長。 你一直要經營,要成長,你還需要認識在這過程裡一切都是主的憐憫。沒有主的憐憫,經營沒有用,成長也沒有用。一方面,你忠心,你也操練忠心;但另一方面你也知道,你能忠心,你能操練忠心,都是主的憐憫,沒有可誇的。 我們的看見要成為我們追求的動力 當我們得著啟示,有了看見了,在我們身上可能有三種不同的反應。第一種可能是「我看見了」;這種看見就好像在百貨公司發現了新的家電產品,但是你的生活沒有需要,對你來說,它不過是一個新的東西。第二種可能是「我享受了」;這種享受就好像不僅發現新產品了,也買回家用,但是過了幾天,就失去了它的新鮮度,因為它不是你生活的必需品。最後一種的看見是,「我為這個而活了」;不僅你發現,也買回家,並且它是你生活的必需品;這時候,這個看見成為你的生活了,你的生活不能沒有它,換句話說,它影響了你的生活。 所看見的要影響、衝擊我們的生活 在我們中間,有第一種和第二種看見的不少。例如,有的弟兄說,感謝主,這次特會的信息,我以前從來沒有聽見過,主又給我新的看見了。如果你是有這樣的看見,我就不禁要問你,你以前所聽見、所看見的(就著那個時候來說,也是從來沒有聽見過,也沒有看見過),對你有什麼果效?感謝主,也許每次你聽見了,每次你看見了,你就覺得更豐富了;但你不能以此為滿足,你要問自己:「我所聽見的和我所看見的,是否影響甚至衝擊我的生活?」不是你有沒有聽見或看見的問題,乃是你有沒有第三種的看見,你有沒有為這個而活的的問題。 一個高的真理的傳輸,在你身上如果只剩下說法或口號,不能產生衝擊力,不能影響你的生活,甚至成為你的生活,那個真理對你就是空的,再高深的真理,對你來說也都沒有用處。譬如,儒家講禮義廉恥講得實在是高,但是儒家所講的,在中國人身上的實際不多,對中國人沒有多少用處。中國人講孔孟思想講了兩千年,也不斷的有名儒大家為這思想作註,但是兩千年下來,似乎只剩下那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禮教學說而已。這種弊病不僅在東方是這樣,在西方也是一樣。 西方最常見的是,我有我的自由(I have my freedom),我有我的權利(I have my right),但這也成了西方人最容易濫用的兩個東西。現在的西方人完全不管什麼是權利,什麼是自由;人已經不太知道,他的自由只能在不侵犯別人自由的條件下來主張,他的權利也只能在相對義務的規範下來行使。你有你的自由,但是,你不可以侵害到別人的範圍;你有你的權利,但是你若沒有盡你的義務,你就不可能有權利。 一個高的主張,就如中國的禮、義、廉、恥,或像西方的自由和人權,若不能實際的影響我們的生活,而只是變成我們生活中的口號和說法,其後果都是非常負面的。中國傳統的禮教把中國人陷害了;你不要誤會我,我不是說禮教不對,禮教是對的,應該有禮,也應該有教,但是只有禮教的提倡和說法,沒有有禮教的實際,就叫我們成了說是一套,做是另一套的人。回過頭來看西方,美國人知道「自由」和「人權」這兩個詞,但這些詞對他們常常只是一些說法,很少人真正為這些詞而活,也很少人真正知道它們的意義是什麼。 所看見的要成為我們的動力、加力 在主的憐憫裡,主不斷的將屬靈的豐富啟示給我們,這些啟示給了我們以後,我們不要僅僅是第一種的「我聽見了」,或是第二種的「我享受了」,我們更 大多數的聖徒聽李弟兄的信息,都是領會成「我聽見了」新的發表,或是又聽見了一個新的詞了,拿來聽聽說說罷了,他所聽見的對他沒有什麼影響。這就好像使徒行傳所記:「所有的雅典人和住在那裡的客旅,都沒有閒暇顧別的事,只將較新的事說說聽聽。」(徒十七21)還有一些弟兄,他是不僅聽見了,覺得很喜樂,覺得真好,也享受了;但即使是這樣還是不夠的。我們若是要真正的服事主,它就不是聽見的問題,也不是享受的問題,乃是主藉著祂僕人給我們看見的,一定要成為我們追求的動力,我們所看見的在我們裡面成為一個加力了。 我們要很小心,在主的恢復裡,很容易因為有太多的真理不斷的啟示出來,我們反而不知道珍賞,而培養出聽聽說說的壞習慣:一個新的發表或看見來了之後,我們就拿來講講說說,沒幾天原有的發表已經被我們講疲了、講倦了,我們又開始等下一個特會或是訓練,盼望再能得到新的發表。弟兄姊妹,我們從特會和訓練得到新的亮光和啟示以後,不應該只拿來為著我們的講說,這些新的亮光和啟示應該成為我們的享受和經歷。若是你缺少享受和經歷這些啟示,那麼這些啟示不會是你的,你所得著的只不過道理。你若要讓所得著的啟示成為你的真理、你的實際,你一定要會享受這些啟示,然後你所享受的就會產生出一個動力,這個動力會影響你,也會加強你。 你所看見的必須在你裡面成為你的加力。這就好像中國的宋尚節傳福音叫人得救,就著道本身來說是沒有什麼真理可言,但是就著得救的經歷和見證來說,我們知道他不僅享受了神的救恩,神的救恩也影響了他這個人,神的救恩在他身上實化了。當他傳福音的時候,他不是傳講有關神的救恩的道,他是活出神的救恩,見證神的救恩,甚至彰顯神的救恩。 一個為主說話的人,他說得好或不好,完全不是根據他知道了多少,預備了多少,而是根據他裡面的動力,他裡面的動力到底有多強。他今天要來講一篇信息,他裡面需要有這樣的認識:我要講的就是我所得的啟示,我要釋放的就是我的看見。我這個啟示,我這個看見,在我身上不僅是我的享受與經歷,也在我裡面成為一個動力,在我裡面攪擾我,在我裡面催促我,叫我坐立不安,叫我必須照著所看見、所享受、所經歷真理的高度、深度、廣度釋放出去,否則,我裡面就無法得著安息。這就說出一個為主說話的人所看見的,在他裡面成了他的加力,成了他的負擔。 叫我們殷勤、勞苦,竭力追求神的上好 一個真正有看見的人,乃是讓他的看見衝擊他的生活,成為他生活的動力,帶著他殷勤、勞苦,竭力的追求,知道來得著上好的,來取得基督耶穌所以取得他的(腓三12)。 當我們得著了一個啟示,我們一定要從外面的實行,轉到有深度的操練與享受;我們從主所得著的這些真理,在我們裡面要因著主的憐憫有一種組織。這些真理不僅給我們聽見,也給我們享受了,不僅給我們享受,也佔據我們這個人,成為一個動力了,就叫我們殷勤、勞苦,竭力的追求,知道來得著上好的。若是我們有這樣一個健康、正確的情形,今天主的僕人給我們看見的真理,在我們身上就會產生殷勤、勞苦,使我們來得著主所給我們預備的上好。 你被你所看見的充滿了,加強了,這就會使你殷勤勞苦,竭力奮鬥來得著神的上好,叫你所看見的實化在你身上,也叫你所得著的啟示在你身上成為實際。到一個地步,你不活在這個實際裡,你不痛快,你缺少這個實際,你裡面就過不去。你這個人受你所聽見的、所看見的控制了、約束了,這就是神所給你預備的上好。現在你懂了,當你參加前面弟兄的特會訓練時,你一定要進入這樣的實際裡,這是上好的。(韜) | |
(1995~1996 克里夫蘭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