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報-2005卷四-2005第三期- 今天的人才在哪裡?

今天的人才在哪裡?

專題探討 4

【朱弟兄】

  弟兄姊妹,你活著的目的,就是要將你身邊的人培育出來。培育人的工作絕對不是僅僅靠吃飯,郊遊,和聚會,乃是要求你在他的身上花上你的心血……我們要學習培育像我們一樣愛主、事奉主的人, 並且一代培育一代。

培育的神聖託付

  培育屬靈的下一代,是一個神聖的託付。就像作父母的,總是盼望自己的孩子得著最好的培養、最好的成長、和最好的教育一樣。他們一生為著孩子的益處掙扎奮鬥,孩子成為他們活著的目的……你若要培育真孩子,你必須把自己投資、投身在他的身上。你盼望他長出來,你盼望他成為豐富的人,你更盼望他成為主所使用的人……在培育的過程中,你要認識他的分;如果他的分是作長老,你就不要盼望他作使徒。你必須照著他們的所是來發展他們,不要勉強他們達到不屬於他們的分。

  主所給你的神聖託付,必須藉著你豐富的裝備,才得以有正確的運作。因此,你若盼望把人帶出來,你自己要注意聖經,要注意你的豐富。你必須是滿了活而解開的真理,並且對救主神的拯救和基督耶穌的經綸滿了經歷的人。不僅你的真理是豐富的,你的經歷也是豐富的。你經歷救主神一切的拯救,經歷祂如何拯救你脫離罪,脫離世界,脫離己,脫離天然,脫離你的所是,甚至脫離你的摩登。你對祂的經歷豐富到一個地步,祂對你一點也不理論。

培育的訣竅

  當我們來培養人的時候,還要會看聖靈的工作。有時人身上「有雨」,有的人身上「乾旱」。有「雨」的,我們多照顧他;「乾旱」的,我們也不要丟下他,我們要跟他作好朋友……你需要預算、管理你的時間,來與聖靈配合。當聖靈在人身上有工作時,你要學習和聖靈配合,即時的照顧他、幫助他。譬如你身邊掛著五個人。有一個早晨,可以打電話接觸兩個;有一個中午,可以帶著一個去散步;有一個下午,可以陪一位去吃下午荼。你要愛他們,並且真心的愛他們。等到你在他們身上看見生命的跡象顯明時,你就知道聖靈在他們身上開始有了工作。這時候,你需要把全心、全人擺在他們身上,直到把他們服事到基督裡面。

培育的勞苦

你和他要有「生命的關係」

  我們和很多人有工作的關係,有情感的關係,有個性的關係,但不一定有生命的關係。一切的關係都容易被摧殘,惟有生命的關係卻很難被摧殘。我們和人的關係,不能只有聚會的關係,追求的關係,和工作的關係。我們必須和人有生命的關係……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你利用的,也沒有一個人可以為著你的目的的,更沒有一個人存在或事奉是為著你的成就的。在神的眼中,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,都是神所愛的;神要藉著你的服事,使他們成為長大成熟的神人。

你要注意他恩賜的顯明

  你必須認識,在主面前每個聖徒都有他的恩賜。在地方教會裡,有的人會申言,有的人有真理,有的人懂生命,有的人有經歷,有的人會照顧人,有的人會餵養。所以,在地方教會裡滿了各種的恩賜。但是你要注意,恩賜是靈的運作所顯出來的結果,所以人的恩賜必須是從靈裡出來的,而不是從天然的能力出來的。例如,在愛筵中的服事不能出於熱心,必須是出於靈。你在教會中一切的服事,必須是你在靈中遇見主,摸著主,享受主而產生出來的。因此,當你來服事人的時候,你要學習碰著他的靈,並且幫助他遇見他的靈。只要他的靈一剛強,他的分就出來了。他的靈一剛強,他讀經就有感覺,他就能親近主,他就能在聚會中供應,他就能為主說話,他就能照顧聖徒,並且他就能在教會中有紮實的服事。

你要在他的所是上勞苦

  你必須注意人的所是,因為人的所是比什麼都重要。你可以做許多的工作,但是這些工作都會被燒去。惟有你的所是,就是你在神面前健康的存在和構成,會存到永遠。所以,倪弟兄才說,「神注重我們的所是,過於我們的所作。」……一個人也許很會讀經禱告,很會盡功用,也很願意服事人,但是這些可能只是他的熱心,不一定是他的所是。你所注意的,不是他所做的事,而是他這個人。他的所是到底健不健康?他是不是一個有基督的人,他是不是一個活在基督裡的人,他是不是一個與基督聯調的人,他屬靈的看見高不高,他生命的感覺深不深,並且他的勞苦健不健康。這一切都是聯於他的所是。……總之,人的所是不健康,人的工作就沒有價值。

你要對他滿了期望

  期望的意義就是你盼望他將來能發展出他的功用和職分,一個會培育人的人,總是對人滿了期望……弟兄姊妹,為什麼我們中間不出人才?因為我們從來不盼望人才;為什麼我們中間不出有職分的人,因為我們從來不盼望有職分的人。我們的服事平庸,因為我們對人的盼望很平凡的,「你有沒有晨興?有沒有申言,有沒有家打開,有沒有帶人得救?」如果他們達到這些情形,好像你就很滿意了。不,我們裡面必須滿有盼望,「主啊,願你在世界各地得著許多愛你的人,為著你的見證而活。」有了這個盼望,你一碰見人,你的心就會動,你深處就會有一種的體認:每個人都是神的兒女,都可以在主裡長大成熟,也都可以成為主所用的器皿。

(編自:2000年華語成全訓練,〈培育真孩子〉,第十二、十三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