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浸是浸入祂的教會

受浸是浸入祂的教會

09/22/2009

        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3節,「我們不拘是猶太人,是希臘人,是為奴的,是自主的,都從一位聖靈受洗,成了一個身體,飲於一位聖靈。」

        這裡的受洗(受浸),是浸入基督的身體,也就是祂的教會。受浸是浸入教會,而不是加入教會。「浸入」和「加入」有什麼不同呢?浸入教會和加入教會的意思不一樣,就好像有的人是生在一個家庭,而有的人是加入一個家庭。

  譬如,有一個弟兄有一個大家庭,共有八個小孩,其中有幾個是他生的,有幾個是寄養在他家的;雖然他們都活在一個家庭裡,卻不是同一個生命。寄養的是一個生命,家裡生的又是一個生命。若是有人「無家可歸」,想加入教會,把自己「寄養」到教會裡去,神會說,「不,你不能寄養在教會中,你要生在其中。」這個「生」的過程不是一個法律的過程,而是一個生命的過程,也是一個生命的事實。一旦你生在教會,你就成了教會的一部份,成了基督身體上的一個肢體。

  那麼,什麼是教會?教會不是一個建築物。禮拜堂是可以拆掉、燒掉的,教會卻是我們這些蒙恩的人所組成的。感謝讚美神!我們一受浸得救,神就把我們浸到教會裡,與弟兄姊妹生活在一起。

        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,也就是基督的身量。若是今天基督徒都「不見」了,那麼,即使主是復活的一位,祂也只有「頭」,沒有一個完整的身體。主需要我們來彰顯祂的身體,也惟有基督徒在地上才能把基督的身體見證出來。

  哥林多前書十二章題到,聖徒們是基督身體上的許多肢體,有的是眼,有的是耳朵,有的是口,彼此的關係是生命的關係。主耶穌是這個身體的頭。一個人的人位(personality),主要就在於他的頭。若是只有頭而沒有身體,頭再發達也是無用的。愛因斯坦擁有最聰明的頭腦,但因著身體垮了,大腦也就不管用了。所以頭還必須有身體才行。

  人的存在是兩面的,一面,頭是一個人的人位;另一面,身體是人位的發表。你這個人的生活,就是發表你這個人位。無論一個人的人位如何,他總要有一個身體來發表他這個人。我們很少領會,主不能沒有我們,我們也不能沒有主,我們與主的關係是這樣的深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