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場筆記,未經講者校閱,僅供參考。若有錯誤,以修正後的為準。
人老了,但跟隨主總有一種在基督裡的豪邁、安息、享受、把握!
我們的主是復活的、活的,但人常是在侷限裡來看事情。
人的生存氣息在乎主,百分之百在乎神的憐憫,這對沒有經過的人很難懂。
教會最難的就是彼此相愛,因愛從神來,聖徒缺少神,所以缺少愛。
我們願「為神做一些」和「讓神活出來」不同。大家都願為主做一番,甚于彼此相愛。
今大家來自各地,弟兄姊妹擺在身邊,都是神的憐憫,應特別寶愛珍惜。
教會一向注導培養「發展」,較少注意一個弟兄姊妹的「成長」,缺少愛。
不是做工問題,乃注重人的所是。
以往實行:愛分區、愛老大哥……,遠超過弟兄彼此相愛。
大家可以為某一節的解釋相爭、吵來吵去,遠勝於弟兄彼此相愛。
放不下,為什麼?
教會蒙福是彼此相愛,遠超過計較、爭一會所、二會所、我的小排,你的小排……
當關心主的見證,聖徒的益處,而不是工作。
要多傳福音,只要有中國人來 CLE,都要保證他來聽過福音。信不信是一回事,但一定要聽見福音。
願在 CLE 有 8% 的人得救,為此向主發奮禱告。
例如:根據電話簿一個名字、一個名字打電話,中國店門口發福音單張
第二,得著生命成長的弟兄,要有追求的水平。
要自問,為什麼在成長上不爭氣。要能突破,人才成全、生命成長都得突破。
照顧不能在格局裡,得在他們的「所是、所要」裡。
根據我的所是,他們的所要去照顧。
例如:母親多能幹是一回事,但總是根據她的所是,兒女的需要做飯,所以兒女永遠記得「媽媽的口味」。
小排應該有照顧,而不是聚會。一個家照顧四、五個家(四、五對夫婦),帶著一對夫婦,去照顧另外二對。
主日擘餅和信息不搞在一起,人可以只來擘餅,或可以只來信息,都可以,新人不受限。
現在擘餅不敢把新人帶來,因為水準不行。
擘餅絕不能輕乎,不可當作附帶的。總之,信息、擘餅都得認真做。
福音,要有好的詩歌,好的信息,有負擔的傳講。
弟兄們操練在家庭中有福音傳講。弟兄們也試著一個月出去一次,訪問周邊教會,學習擴大度量。
以往我們的觀念:做不通,用新方法再做,再做,用新啟示再做……,做到自己死了都不知道,會眾也被做死了。所以在這裡做不通就得出去走走。
問:個人如何被成全
答:教會不是開班上課、訓練、授徒教學,只能作見證。
根據立起來的柱子有多大、多高,帳幕就有多大、多高。
成全是「心志」的問題,還不是讀書追求的問題。
譬如,九歲小學畢業的天才,不想讀中學,這是心志出了問題。
大家都很好,卻也都平頭,這是心志不行。
前面柱子不長,造成大家擠在一堆,沒有出口,後面的冒不出來,教會無法往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