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編者)2006~2007年在克里夫蘭的十個月全時間追求雖已結束,但其中許多真實的點點滴滴,卻見證了傳福音者的腳蹤何等佳美!
家庭兵團,國際兵團
我們的開展從2006年8月開始,到2007年6月底。事實上,克里夫蘭從2004~2006年都一直有小型的全時間追求,所以我們是延續之前的開展,在他們的肩頭上往前。我們的組員有十二位弟兄、七位姊妹(其中包括七個家庭、七位青少年、七個兒童。)所以我們是家庭兵團,也是國際兵團。我們來自台灣的三個城市、東南亞的新加坡、加拿大的多倫多、美國的底特律和克里夫蘭,一共七個地方。這次追求在福音開展這件事上,我們尤其重在學習如何接觸人、如何服事運作。因為我們的組員多半是攜家帶眷來參加十個月追求,所以我們的福音開展就以家為基礎、以家為中心、也以家為目標。我們希望弟兄來追求,妻子與孩子都能一同蒙福。
大人孩子都開展
我們都是在家裡聚會,全家一同參加,連孩子們也可以起來讚美。我們也鼓勵青少年和新人起來作見證。我們非常看重教會生活要有一個好的屬靈生態 ── 人來到這裡,他可以摸著:這裡有一班人是彼此相愛的、聚會是滿了享受的。人就會願意在這樣的環境中留下。到了去年底時,我家主日聚會連樓梯都坐得滿滿的,從原先的二十多位,增加到四十多位。器皿容不下,這時候我們就尋求要再有發展。
主的憐憫使我們能大步跨出去。今年二月分,我們決定分成四個區:福音開展、初信開展、青少年開展、兒童開展。每個開展區都有自己的擘餅聚會、禱告聚會和小排聚會。分區的負擔是什麼呢?,第一,便於不同屬性的發展。若在教會生活中吃「大鍋飯」,青少年、兒童、大人,通通都在一起 ── 我們都是一家人,這當然也非常好;但若真要有「質」的拔高、內容的加深、「量」的增加,就需要針對各個不同的屬性,有專特的照顧。第二,培養服事的人才。教會能成長發展,完全在於人才的培養。一旦分成四個區,每區就需要有幾個人起來帶頭,這樣的空間讓人才得以培養。第三,建立服事的家庭。「家」來服事主,其威力不可忽視。第四,多結果子,繁殖擴增。
要達到這樣的負擔,我們需要一些訓練。所以今年二月底時,我們在 Ashland Wood 做了一次擘餅訓練,希望我們分區的主日聚會能保持一定的水準、能吸引人、能叫神得滿足。雖然是訓練,但同時也是很好的相調 ── 吃火鍋相調、包水餃相調。這一次訓練,大人連小孩,一共來了56位。基本上,青少年區最有活力,初信開展區最甜美,福音開展區最興旺。尤其是兒童開展區作兒童小排,目的是得大人;他們有四個家,每家有兩個小孩。感謝主,兒童開展區也有自己的擘餅聚會,孩子們都一同參加。其中有一位媽媽在今年6月底受浸了。
得天獨厚!
總的來說,我們之所以蒙恩,大約有十個原因。前五個點是主量給我們的,後五個點則是我們願意操練,所以成了我們蒙恩的機會。第一,政策優勢。朱弟兄對這次來參加十個月追求的弟兄姊妹要求:不只要學習讀聖經、拔高看見,更要學會如何到一地一地傳福音開展、建立教會。因為這個政策,所以我們全組沒有加入克里夫蘭現有的教會生活架構下,而是獨立開展。教會中的政策乃是由負責弟兄們定的,所以非常需要負責弟兄們在主面前尋求考量,把教會帶到往前的光景中。第二,得天獨厚。我們來自各方,這是主的呼召,我們是來「得天」的。第三,沒有包袱。我們沒有已過的背景,一切從零開始,所以行動得非常輕省,全力往前衝。第四,強化生態。教會生活能往前,屬靈生態要非常注意。好的屬靈生態就是:來一個就留下一個,留下一個就長大一個。第五,機動彈性。能機動、有彈性,仗就很容易打。二月底的分區就是一個例子。
操練與相調
第六,參加門徒營。門徒營的操練給聖徒們幫助極大。去年八月份我們參加了一次在 Indiana 的門徒營,去了不少初信的弟兄姊妹,甚至有受浸一天就去參加的。我們為這位弟兄禱告,他就受浸了;第二天還跟我們去參加門徒營,在其中學到了屬靈基本的習慣:同聲阿們、呼求主名、享受主話、與主交通、歡唱詩歌、高聲讚美。
禱告是祕訣
第九,重視禱告聚會。十個月追求每週有一次禁食禱告,許多爭戰都是藉著禁食禱告帶過去的。常常我們一跪下去就是一個小時,起來時各個面目發光,非常享受。禱告是教會生活的根、是事奉的祕訣、也是動力的來源。不論是集中週、分組週,我們都有禁食禱告。連青少年區每週也有自己的禱告聚會,他們一起跪下來禱告,非常地認真。我們也經歷許多次禱告得答應。譬如,有一對初信夫婦結婚多年沒有孩子,我們就禱告,主很快就賜給他們孩子!我們又為他們雙方父母從中國來美的簽證禱告,主又聽了!我們還為接觸的福音朋友禱告、要他們得救,果真下一次的小排聚會裡他們就受浸得救了。這些都是發生在實際生活中的事。
歡呼收割!
第十,重視廣傳福音。大克里夫蘭連郊區算在內,中國人不多,只有一萬人;但是大家都會到中國店買東西,所以你只要守在那裡,就會碰到人。我們是全家一同去發福音單張,連小孩都可以發。在店門口,我們邊撒種、邊歡唱詩歌。尤其是小孩子給單張,人很難拒絕的。另外,青少年也傳福音,他們是先一起打球暖身,再有福音聚會。雖然他們之中許多人才來美國十個月,卻不願受語言的限制,竭盡所能地在會中用英文作見證。流淚撒種的,必歡呼收割!這十個月,主一共賜給我們十五個果子。其中有一對父母來美國看女兒,才到克里夫蘭幾天,因為到中國店買菜,遇到我們發福音單張撒種、邀請他們主日來聚會;然後我們週二的禱告聚會為他們禱告,結果他們週三的小排聚會就受浸了。雖然現在十個月追求結束了,我們願意在主神聖的帶領下
,繼續到世界各地去,為著祂的見證!(開展組長 Y.Y.)
(摘自2007《交通報》6-6期)